一般來說,業界稱非剛需類長尾小家電為網紅小家電。618大促期間,打開電商軟件,五花八門的網紅小家電頻繁刷屏,流量有了,但銷量和銷售額卻下滑了。線上傳統渠道監測數據顯示,廚房小家電共計14品類2022年“618”(5.30-6.19)零售額30.6億元,同比上漲5.4%(含空炸),若將空炸品類去掉整體零售額同比下降5.6%。由此可見,除去 “頂流”空氣炸鍋,其余小家電整體都呈現下滑的趨勢,尤其是像養生壺、攪拌機這樣的網紅類非剛需小家電,下降趨勢更加明顯。

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小家電行業的洗牌與重塑。2016年中國小家電線上全品類銷售額是221億元,2017年為274億元,2018年為326億元,2019年達到了357億元,整個小家電行業處于平穩的增長態勢中。新冠疫情的出現,改變了這一格局,2020年,中國小家電線上全品類銷售額激增至596億元,但隨后又迎來過山車般的下滑,全品類銷售2021年全年僅有550億元。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首先是新冠疫情以來,人們足不出戶,居家時間變長,娛樂的物理空間被限制,各大電商平臺的流量陡增。電商平臺對于小家電的流量傾斜,讓居家的人們接觸到更多的小家電品類,激發了人們的購買欲望。其次是社交媒體平臺“一人食”的帶動,年輕人追求精致生活,便利小巧的小家電恰好能滿足積蓄不多的年輕人對于品質生活的要求。
2021年,小家電行業經過一年的快速發展,暴露出種種弊病,新鮮感和認可度下降,銷量下滑。2022年,小家電市場依舊低迷。今年3月至今疫情再一次在我國重點消費城市大面積爆發,讓原本發展低迷的小家電行業雪上加霜,惡劣環境之下,消費需求保守,更使得具有次剛需屬性的小家電需求難以釋放。
網紅小家電前路何在 ?
近年來,年輕人群體的消費觀也發生了變化,尤其是在疫情的沖擊下,消費更加趨于保守和佛系。此前公布的2021年《中國養老前景調查報告》顯示,年輕一代每月的儲蓄比例從2020年的20%跳升到2021年的25%,每月儲蓄金額達到平均1624元。不同于普遍盛行的消費主義,“*簡主義”逐漸在年輕人中成為潮流。
半月談在文章《靠省錢摳出兩套房,當代年輕人的消費觀變了?》中寫到,節儉度日,低消耗生活,省下無數“小消費”,換來人生剛需的“大消費”,攢錢開始成為不少年輕人的生活目標。當今的年輕人“愿意花的必須花,沒必要的絕不花”,在網紅小家電這個非剛需品類上,變得更加謹慎。
產品雞肋、銷量降溫、消費需求抑制,重營銷、輕研發、毛利率低的網紅小家電品牌,如今面臨著資本市場的反噬,網紅小家電的未來似乎遇到了瓶頸,但通過今年618網紅小家電空氣炸鍋的優異表現,又說明網紅小家電仍然大有可為。后疫情時代,諸多布局小家電市場的家電企業都在整理新的思路。
小家電行業代表小熊電器(002959)表示,“市場空間要做大,一定要推動新興品類的發展,這需要對人群清晰洞察,對人場景的延伸”,小熊電器力求做大做強小家電市場,豐富產品品類,深耕細分產品使用場景,“不同的生活場景對小家電提出不同的需求,緊跟消費者需求,市場就特別龐大”。在產業鏈的完善角度,小熊電器同樣表示,未來將會注重整個閉環生態的建設,小家電的生產、銷售、維修以及服務等各個環節都會嚴格把控。
豐富品類、細分場景、注重品質,但同時又須守住網紅產品的高性價比優勢,網紅小家電東山再起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