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兼容標準
序號標準編號標準名稱類別對應國際標準
1GB/T43651995電磁兼容術語基礎IEC50(161)1990
2GB/T6113.11995無線電干擾和抗擾度測量設備規范基礎CISPR1611993
3GB/T6113.21998無線電干擾和抗擾度測量方法基礎CISPR1621993
4GB390783*工業無線電干擾基本測量方法基礎CISPR161977
5GB485984*電氣設備的抗干擾特性基本測量方法基礎
電磁兼容測試方法
電磁兼容性的測量手段主要由測試場地和測試儀器組成。EMC測試所需埸地主要包括開闊埸、電波暗室(anechoicchamber)、屏蔽室等。
開闊場:根據標準要求通常測試場成橢園形,長軸是焦距的兩倍,短軸是焦距的3倍,發射與接收天線分別置橢園的兩個焦點上。兩個焦點的距離即是我們所要求的測量距離,根據現有標準可分為3米、10米和30米。我國現有標準大多數規定3米法測量,美國的FCC標準、英國的VDE標準有10米法測量的要求。
開闊場一般應選擇遠離市區、電磁環境較好的地方建造,但這給建造、試驗、生活管理等帶來了諸多不便,目前國內大都利用樓頂平臺,因地制宜進行建造。試驗場地應設有轉臺和天線升降塔,便于全方位的輻射發射及天線升降測試,關于開闊埸還有一些具體要求,如要符合場地衰減要求,場地周圍無金屬反射物等等。
屏蔽室(screenroom):在EMC測試中,屏蔽室能提供環境電平低而恒定的電磁環境,它為測量精度的提高,測量的可靠性和重復性的改善帶來了較大的益處。但是由于被測設備在屏蔽室中產生的干擾信號通過屏蔽室的六個面產生無規則的漫反射,特別是在輻射發射測量和輻射敏感度測量中表現更嚴重,導致在屏蔽室內形成駐波而產生較大的測量誤差。目前國內生產的屏蔽室的屏蔽效能在10Kz-10GHz頻率范圍內一般能大于100dB。